《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政策
為貫徹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落實《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搶抓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我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我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一、起草背景
《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于2020年4月印發實施。為加快構建數字經濟政策體系,確保各項重點任務和目標圓滿完成,省政府辦公廳要求有關部門抓緊起草相關專項行動計劃。
在起草過程中,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確保定位精準!缎袆佑媱潯芬环矫媾c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數據發展的系列重要指示對標對表,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同時與我省出臺的數字經濟發展系列政策加強銜接,力求做到定位精準,集成創新。
二是突出協同發展。緊緊抓住我省面臨的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堅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統籌考慮,加強京津冀產業鏈協同,差異化布局,推動大數據相關產業在雄安新區、承德、張家口、廊坊等地集聚發展,建設行業大數據中心,打造京津冀主存儲基地和北方算力中心。
三是強化創新應用。組織實施產業創新提升行動,著力搭建創新平臺、突破關鍵技術、推動產學研合作;在智能制造、電子商務、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領域開展大數據融合應用,打造大數據創新應用高地。
二、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全國兩會精神,認真落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圍繞制造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字河北建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聚集發展為重點,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依托,以創新發展為驅動,培育引進優勢企業,鼓勵開展融合應用,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鏈集群化發展。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速賦能傳統行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加快建設雄安新區大數據產業研發創新及成果轉化引領區,承德、張家口(張北、懷來)、廊坊等3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工業、農業、教育、交通、文化旅游、生態環境等6個大數據中心建設,在智能制造、電子商務、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N個行業領域開展大數據融合應用。到2022年,“1+3+6+N”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全省服務器規模突破200萬臺,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超過800億元,京津冀主存儲基地和北方算力中心地位日益凸顯。
第二部分重點任務。組織開展七個專項行動。
一是產業聚集發展行動。推進雄安新區大數據產業研發創新及成果轉化引領區,承德、張家口(張北、懷來)、廊坊等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引導超大型數據中心向張家口、承德等能源富足、氣候優勢明顯的區域聚集,低延時、高帶寬的大中型數據中心向廊坊、石家莊等區域發展,建設工業、農業等6個行業大數據中心。
二是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實施網絡強省戰略,推動城市家庭百兆寬帶普及,推進千兆城市建設;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優化提升IPv6網絡接入能力;推動窄帶物聯網(NB-IoT)商用網絡城市全覆蓋。
三是產業創新提升行動。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不少于10家。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推動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5G、北斗導航等前沿技術與大數據融合發展。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京津大數據科研成果在河北轉化孵化。
四是企業引進培育行動。支持省內大數據骨干企業實施上下游垂直整合和跨行業橫向拓展,打造一批行業旗艦,著力引進大數據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大數據細分領域單項冠軍,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
五是融合應用提升行動。實施“大數據+”工程,推動大數據在智能制造、電子商務、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行業領域融合應用,提升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服務能力。
六是產業鏈提升行動。加強數據采集存儲,支持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數據采集終端和存儲設備研發與產業化。開展數據加工分析,推動省內企業與國內高校、研究機構以及大數據企業合作,鼓勵國內外大數據服務企業本地化發展。圍繞鋼鐵、石化、輕工等重點行業領域業務流程及數據應用需求開發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推動數據交易流通。建設中國雄安數字交易中心,搭建數據交易平臺。
七是強化安全保障。完善大數據安全保障、評估體系及安全審查制度,加強大數據安全技術防護和安全管理。探索建立信息采集和管控、敏感數據管理、數據交換標準和規則、個人隱私等大數據安全保障制度,推動大數據地方立法。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資金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數據治理、加強開放合作、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六項保障措施。
《行動計劃》對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責任分工。